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(目前针对松材线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什么)
防治松材线虫病,最靠谱的思路,是有效降低传播媒介——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,线虫阻断传播路径。其他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,最多只能作为辅助手段。
一、采用噻虫啉微胶囊制剂连续防治三年,可以拔出疫点。
剂型可以用粉剂剂,也可以用悬浮剂。国内有微胶囊剂型药证的企业已经有好几家,需要注意甄别,以免买到假药。
1.微胶囊粉剂,可以采用地面林间喷粉方式。药剂目数要高,以便借助风向风力拉大飘移跨度,提高作业效率,降低工作量,缩短作业周期。
2.微胶囊悬浮剂,应该采用飞机防治。地面林间喷雾,工作量太大,加上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,大面积防治不可行。但公园、街道和小片林的小规模防治是可以考虑地面喷雾。
3.一年施药一次,施药时间安排在松褐天牛羽化始盛期,或略早一点。
羽化盛期过后,随着入夏气温升高,还会有一个羽化小高峰,如果打算两次用药,可以考虑在这个小高峰前施第二次药。
各地物候期有差异,天牛羽化周期也不一样,需要具体对待。
二、防治前两年需要随时清理疫木。连续防治两年后,到第三年应该就看不到疫木了。
发现疫木必须及时清理,以阻断虫源,这很重要。清理不及时,等于是在放大林间传播隐患。
三、采用引诱剂(M99)诱捕成虫,只能作为防治期间监控虫口密度的测报方法,不能作为防治手段。
四、打孔注药直接灭杀线虫,工作量太大,无法防治大面积片林,仅仅适用于在名木古树。
如果能将每棵树都注入药液,灭杀线虫的药剂很多,不是一定要考虑白僵菌,而且国内生产真正纯度白僵菌也没几家。
松树的内部循环速度本来就比较慢,有些树种例如油松,循环就更慢。即使采用注药方式,如何保证有效成分如期传输至线虫发生部位呢?
五、改造林分,做混交林,是大工程,不是一个森防机构所能左右的。
六、做好测报,是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题中应有之义,与防治工作是两回事。
与其他虫害防治相比,松材线虫病防治要复杂一些,需要掌握好其中的关键环节,细节很重要。由于篇幅关系,就先说这么多吧!
以上看法,仅供参考。不当之处,敬请不吝赐教![抱拳][抱拳][抱拳]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