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侯笔趣阁(汉初的“元功十八侯”中,为何没有“汉初三杰”之一的张良)

2022-09-20 19:17:51
摘要:  第一侯笔趣阁(汉初的“元功十八侯”中,为何没有“汉初三杰”之一的张良)...

熟悉汉初历史的同学都知道,西汉建国后,刘邦封了一大批功臣列侯。其中以“开国十八侯”名气最大,食邑最多。

开国十八侯名单:第一萧何,二曹参,三张敖,周勃四,樊哙五,郦商六,奚涓七,夏侯婴八,灌婴九,傅宽十,靳歙十一,王陵十二,柴武十三,王吸十四,薛欧十五,周昌十六,丁复十七,蛊逢十八。

从名单来看,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:汉初三杰只有一个萧何。为什么没有“运筹帷幄之中,决定千里之外”的谋圣张良?张良的功劳比萧何少吗?下面我们解读一下其中原因:

第一,忠心耿耿的丰沛集团

从名单来看,开国十八侯大多数都是丰沛旧部,这点很重要;还有另外几个也有一个共同点:从开始起义到刘邦称帝,自始至终都忠心于刘邦一人。第一点张良就被排除出局。

张良是“五世相韩”的韩国贵族。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,张良的轨迹就是“六世相韩”。韩国被灭,忠于韩国的张良刺杀秦王失败,沦落天涯。加入刘邦也是因为机缘巧合(本来想加入楚国的景驹,半路碰见刘邦)加入刘邦的初衷是张良想借力“恢复”韩国,继续辅佐韩王成。谁知半路上出了一个项羽,把韩王成杀了。张良心灰意冷,这才决定跟随刘邦杀掉项羽,为韩王成报仇。

第二,功成名就之后选择急流勇退,只求自保。

刘邦称帝后,第一个想封的人就是张良。虽然张良不在“开国十八侯”名单,但是刘邦给他的待遇是“开国十八侯”不能比拟的:自择齐地三万户。天下人口最多的齐地,任你随便挑三万户做为食邑。最大的侯莫过于“万户侯”,能给张良三万户,说明什么?

但是张良的做法也证明了他深谙刘邦的套路。张良拒绝了“三万户”,并表示自己无功“不受禄”。在刘邦的再三要求下,张良表示:我就要当初我们第一次见面的“老地方”留地。这句话说出来引的刘邦老泪纵横,心想:果然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张良。刘邦下旨:封张良为留侯。留地周围三万户全部归张良。从此,张良归隐,淡出了政治的舞台。“开国十八侯”有没有张良,他全然不在乎。重要的是,不受猜忌,全身而退。

总结:“开国十八侯”里不止没有张良。我们熟悉的三杰之一韩信也不在其列;六出奇计,做了丞相的陈平也不在其列……

所以,刘邦安排的“开国十八侯”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。